中电建若羌光热项目吸热器吊装圆满完成
 
 更新时间:2025-10-30
 来源:powerchina
 
 浏览量:  
近日,在新疆若羌县铁木里克乡海拔3200米的戈壁滩上,随着最后一道固定螺栓精准拧紧,由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电建三公司)承建的中电建若羌10万千瓦塔式熔盐光热EPC项目,顺利完成核心设备吸热器的吊装工程。这一关键节点的攻克,不仅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入新阶段,更为后续全容量并网发电筑牢根基,为中国高海拔地区新能源开发提供了重要实践样本。

作为塔式光热电站的心脏,此次吊装的吸热器承担着汇聚太阳能、加热熔盐的核心功能,其安装精度直接决定后期运行效率。该吸热器共设计20组模块化单元,每组模块长22.14米、重19.25吨,需精准安装于219.7米高的吸热塔顶部平台。更具挑战的是,吸热管壁厚仅1.5毫米,且项目所在地高海拔、低温、大风的恶劣气候,以及高空作业的复杂安全风险,对施工工艺提出了极高要求。
为攻克难题,项目部创新采用地面预装+整体吊装施工工艺:先在地面将吸热器模块与专用托架精准连接固定,再按照对称安装顺序进行高空吊装。这一方案不仅大幅降低了模块变形风险,更将安装精度控制在毫米级,为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吸热器吊装是光热项目建设中技术难度最高、安全要求最严的关键工序。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若羌项目部负责人黄栋介绍,团队充分借鉴摩洛哥努奥光热电站、青海海西光热项目等国内外同类工程的成功经验,结合若羌高海拔特性反复优化施工方案,通过实时监测风力、温度变化并精准测算其对吊装的影响,提前制定多套应急预案,最终实现吸热器的零误差定位与固定。
该光热项目是若羌光热+光伏一体化示范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吸热器投用后,将与后续完工的30万面定日镜组成完整聚光集热系统数十万面定日镜如同巨型银色向日葵,可实时追踪太阳轨迹、汇聚阳光至吸热器,通过熔盐储热技术实现清洁能源的稳定输出,有效解决传统新能源靠天发电的不稳定性难题。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9.6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69万吨标准煤消耗,减排二氧化碳188万吨、废水12.22万吨。这一成果不仅将显著提升新疆南部地区新能源调峰能力、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更能为若羌县乃至巴州的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电力支撑,助力当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向赋能。
当前,项目部正在加快推进吸热器溢光保护模块安装工作,全力推进吸热器整体安装进程。我们将持续坚守施工一线,在严守安全底线、严控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山东电建三公司若羌光热项目执行经理张洪刚表示,团队将以此次吊装圆满完成为契机,继续探索高海拔地区新能源开发技术,为若羌注入绿色发展动能,也为中国新能源技术走向世界积累更多高海拔经验。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站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上一篇 : “光伏”VS“光热”,一字之差大不同!
下一篇:暂无


